Search


《森田童子》陳心遙
刊登於2015年1月14日《信報》副刊《視線所及》專欄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森田童子》陳心遙
刊登於2015年1月14日《信報》副刊《視線所及》專欄

日本在六十年代尾發生過一場震撼全國的學生運動,最嚴重時期東京有幾十間大學被佔領。左翼學生由最初反加學費、校園民主化等的示威,演變成第二次反美日安保的鬥爭。最後在學生內鬥及警視廳鎮壓下結束。其中在安田講堂的佔領最激烈,無數燃燒彈的火焰、防暴隊的盾牌陣、雙方如游擊戰攻防等等的影像,毫無疑問影響了一整個世代的日本人。當時的年輕人,就算不是親身參與,都一定有好友夥伴置身其中。學運對與錯尚且不論,但事件對青春一代留下不能磨滅的記憶。
當時備受學運影響思想的十幾二十歲學生, 現在就是六十多歲的人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村上春樹,他的作品中偶有出現有關安田講堂事件的人物和情節,當中彌漫的哀傷和無奈,在小說中描寫得有如近在眼前。
另一位較少人注意的是創作歌手森田童子,明天剛好六十三歲。她氣若游絲的歌聲,溫柔婉約的呢喃,和她一頭鬆散攣曲黑髮、孭住木結他的粗野造型很不搭配,卻和她重複但抑揚的民謠旋律,還有如太宰治詩意的歌詞成天作之合。
森田童子活躍於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, 有唱片公司支持,算是半獨立的職業歌手,她和當時很多歌手一樣,只有間中在小型場地演出。一開始,她都以神秘形象示人,永遠帶着一副深黑色太陽眼鏡,永不除下,好像要不讓你看到如她歌詞一樣的悲傷眼睛一般。音樂生涯只留下六張大碟和一張現場錄音專集。拜互聯網的威力,喜歡她音樂的人愈來愈多;但是不像很多七十年代的當紅歌手,她一次也沒有在電視節目中出現過,目前只可以在網上找到一首歌《再見吧我的朋友》的現場錄影,以及很少很少的音樂會花絮影像,對喜愛她的歌迷來說,她是謎一樣的存在。
後來很多評論家都將她悲傷欲絕的歌詞和曲風,和那一場學生運動有非常大的關聯,其中有不少歌詞,和佔領事件有莫大關係。曾經有人把她一首名曲《一切都是已逝去的夢》,配上安和講堂事件的新聞影像,放在網上:「校園大道與火焰一同燃燒,那一個下雨的星期五。一切都是已逝去的夢。當閉上眼,就看見你悲哀的笑顏。我們在向着河岸,我們就在風中。一切都是已逝去的夢。假若一切推倒重來,我們會選擇怎樣的人生?」

#森田童子 #村上春樹 #安田講堂 #我們的失敗 #高校教師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